首 頁
快訊
科技
財經
汽車
社會
旅游
娛樂
時尚
健康
生活
科學
教育
設置
日夜間
隨系統
淺色
深色
主題色
黑色
快訊
科技
財經
汽車
社會
旅游
娛樂
時尚
健康
生活
科學
教育
搜索
熱搜:
烏干達再次
《解限機》
羊小咩怎么
以產業振興
小鵬撞出大
3月1日起,武
《鵝絨雪》
為什么骷髏
教育
教育部黨組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
3月14日,教育部黨組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中央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有關會議精神和《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通知》要求,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工作。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主
查看:3
2025-03-15
研究揭示植物與熊蜂傳粉互作的共振關鍵點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王紅研究團隊聯合中山大學以及美國、瑞典的科研人員,以列當科馬先蒿屬植物為模型,整合生物力學、昆蟲行為學和傳粉生態學等多學科研究手段,發現了花與熊蜂之間的共振關鍵點,揭示了蜂振
查看:4
2025-03-14
層狀半導體材料的拉曼散射理論和實驗研究取得進展
拉曼散射是探測材料中元激發(如聲子)和電子(激子)-光子、電子(激子)-聲子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在聲子拉曼散射的量子圖像中,入射光子激發一系列中間電子激發態,隨后產生或吸收聲子并放出能量移動的散射光子。這些中間電
查看:4
2025-03-14
研究揭示亞洲高山區冰湖水位空間格局與變化速率
亞洲高山區發育著規模僅次于南極和北極的冰川,其升溫速率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多。這使得該區域冰川物質加速消融,冰湖數量與面積顯著增加。同時,該地區下游密集分布著人口與基礎設施,使其成為全球最易受冰湖潰決洪水
查看:4
2025-03-14
研究揭示重離子治癌重要微觀機理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員及合作者,在重離子治癌微觀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該團隊在生物分子團簇中觀測到重離子輻照導致的分子間能量及質子轉移級聯機制。這一機制被認為是重離子治癌生物學效應優異的
查看:4
2025-03-14
新疆發現二疊紀末大滅絕期間的陸地“避難所”
距今約2.52億年的二疊紀末大滅絕是寒武紀以來最嚴重的生物危機之一。有研究表明,這次危機導致當時海洋中80%以上的物種滅絕。但是,這次滅絕對陸地的影響至今存在較多爭論。二疊紀末大滅絕事件對陸地生態系統影響
查看:4
2025-03-14
教育部部署開展2025屆高校畢業生“春季促就業攻堅行動”
日前,教育部印發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抓住春季開學后促就業工作攻堅期,以“聚力拓崗優服務,春季攻堅促就業”為主題,在2025年3至4月深入開展2025屆高校畢業生“春季促就業攻堅行動”,聚焦八個方面重點任務,持續挖潛開拓就
查看:4
2025-03-14
研究揭示能量跨膜運輸新機制
所有生物體都依賴能量來維持基本的生理功能,而ATP(腺苷三磷酸)則是細胞內的主要能量貨幣。過去40多年研究發現,能量代謝缺陷的細胞內寄生病原體可以從宿主細胞獲取ATP,但具體的分子機制一直不清楚。中國科學院分子植
查看:4
2025-03-14
海洋混合與氣候效應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王凡團隊揭示了海洋次表層混合對中部型(CP)厄爾尼諾和南方濤動(ENSO)的非絕熱正反饋機制。ENSO是海洋-大氣系統最顯著的年際變化。21世紀以來,伴隨著CP ENSO增多,人們對ENSO的預測技巧卻減弱
查看:4
2025-03-14
支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推進教育強國建設
本報北京3月13日訊(記者 柴葳)新華社今天全文播發《關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報告提出,進一步增加教育投入,中央本級教育支出安排1744.43億元、增長5%。 支持實施科
查看:4
2025-03-14
以教育之強支撐科技和人才之強
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強調,新時代新征程,必須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對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形
查看:4
2025-03-14
懷進鵬會見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校長葉玉如
3月13日,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京會見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校長葉玉如一行,就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高等教育交流與科研合作進行深入探討。 懷進鵬對香港科技大學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成果轉化、合作辦
查看:4
2025-03-14
吳巖會見法國外交和歐洲事務部全球化總司副總司長、中法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法方協調人歐陽勵文
3月13日,教育部副部長吳巖在京會見了法國外交和歐洲事務部全球化總司副總司長、中法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法方協調人歐陽勵文一行,雙方就籌備中法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第七次會議交換了意見。 吳巖指出,中法高級別
查看:4
2025-03-14
科學家創新范德華擠壓技術實現二維金屬的普適制備
自2004年單層石墨烯發現以來,二維材料引領了凝聚態物理、材料科學等領域的系列突破性進展,開創了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的二維新紀元。在過去20年中,二維材料家族迅速擴大,目前實驗可獲得的二維材料達數百種,理論預測的
查看:5
2025-03-14
可預測肝癌復發的“肝癌免疫預警系統”成功構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孫成研究組與合作者開發出全新的“肝癌免疫預警系統”——TIMES評分系統。TIMES評分系統如同腫瘤免疫的“天氣預報”,可以提前判斷肝癌是否會復發,為醫生提供更精準的治療決策。腫瘤宛若一座復雜
查看:4
2025-03-14
研究發現強效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ALKBH5共價抑制劑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柳紅團隊和楊財廣團隊,在ALKBH5小分子抑制劑發現方面取得進展。該團隊發現了靶向ALKBH5 Cys200的共價抑制劑,開展了體外和體內抗腫瘤活性研究并通過化學生物學手段進行靶標驗證,闡明
查看:7
2025-03-13
科研人員通過“莊子”號觀測到量子泵浦中拓撲與無序的相互影響
泵浦是周期性改變狀態來輸運物質的機械設備。1983年,英國物理學家David J. Thouless提出量子泵浦概念。隨后,他提出的量子泵浦現象被稱為Thouless泵浦。近年來,由于Thouless泵浦與整數量子霍爾效應具有相同的拓撲
查看:7
2025-03-13
最高檢、教育部聯合出臺20條意見 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與高等學校合作
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與高等學校合作的意見》(下稱《意見》),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新時
查看:7
2025-03-13
教育部召開黨組擴大會,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2025年全國兩會精神
3月12日,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主持召開黨組擴大會,傳達學習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工作。會議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政府工作報告的主要內容特別是關
查看:7
2025-03-13
新型手性結構色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李明珠課題組和復旦大學教授石磊課題組合作,在新型手性結構色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該研究發現了基于聚合物材料的微半球具有寬帶可調和多重偏振態可調的手性結構色,解決了傳
查看:7
2025-03-13
研究揭示異氰酸是一種抗炎代謝物
有研究發現,巨噬細胞在應對病原體入侵時可發生代謝重編程。代謝酶LACC1是經典活化型巨噬細胞中免疫代謝功能的核心調節因子,可催化瓜氨酸裂解生成異氰酸,導致胞內蛋白氨基甲酰化修飾。已知異氰酸介導的蛋白質氨基
查看:8
2025-03-13
二價稀土化合物研究獲進展
無機稀土化合物具有獨特的光學、電學和磁學特性,在發光材料、非線性光學、磁性及催化等領域應用廣泛。與三價、四價稀土離子相比,二價稀土離子具有特殊的電子構型,是發光材料與稀土化學的研究熱點。但是,由于二價稀
查看:12
2025-03-12
研究發現地上植物和地下芽庫對首次干旱和反復干旱的響應特征
草地是重要的生態系統類型之一,也是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畜牧業生產基地,在維護生態安全、糧食安全乃至全球生態平衡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近年來,人類活動加劇改變了全球大氣循環格局,干旱事件發生頻率增加,致使草地生產力
查看:12
2025-03-12
高強鋼疲勞強度研究獲進展
提高金屬材料疲勞強度是工程構件安全服役的重要保障。作為目前已知疲勞強度最高的金屬結構材料,高強鋼的拉伸強度已突破3GPa,但其拉-壓疲勞強度未能突破1GPa瓶頸。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張哲峰團隊與中國科
查看:14
2025-03-12
研究揭示血-腦脊液屏障泄露導致大腦衰老的分子機制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沈義棟研究組聯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鄢秀敏團隊發現,在衰老過程中,腦室脈絡叢中的巨噬細胞分泌大量蛋白酶Cathepsin S(CTSS),降解脈絡叢上皮細胞間的連接蛋白Claudin
查看:16
2025-03-12
852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尾頁
日榜
周榜
月榜
研究揭示異氰酸是一種抗炎代謝物
新型手性結構色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研究發現強效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ALKBH5共價抑制劑
科研人員通過“莊子”號觀測到量子泵浦中拓撲與無序的相互影響
最高檢、教育部聯合出臺20條意見 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與高等學校合作
教育部召開黨組擴大會,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2025年全國兩會精神
科學家創新范德華擠壓技術實現二維金屬的普適制備
可預測肝癌復發的“肝癌免疫預警系統”成功構建
研究揭示能量跨膜運輸新機制
海洋混合與氣候效應研究取得進展
懷進鵬會見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校長葉玉如
吳巖會見法國外交和歐洲事務部全球化總司副總司長、中法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法方協調人歐陽勵文
辦好兒童福利、畢業生就業、技能培訓等惠民實事
研究提出基于機器學習的加速非線性光學材料理論設計新方式
研究揭示血-腦脊液屏障泄露導致大腦衰老的分子機制
研究揭示重要益生菌應用或加重腸道感染潛在風險
研究揭示萬米深淵鉤蝦環境適應性和種群歷史
總書記指導教育工作蘊含辯證法
研究揭示分子篩酸位點可及性調控合成氣轉化性能機理
高強鋼疲勞強度研究獲進展
多普勒差分風場成像儀載荷獲取首批在軌干涉圖
科學家構筑出基于納米石墨烯的自旋-1/2反鐵磁海森堡鏈
錫基復合中空纖維電極電還原二氧化碳制甲酸研究獲進展
鏡面全口徑數控研拋技術研究獲進展
科學家找到合成生物技術治療實體腫瘤的關鍵原理
垂體瘤剪接功能異質性獲揭示
科學家發現家牛雜種優勢預測新標記
研究破解細胞凋亡新機制
教育部與云南省舉行部省會商會議
科學家提出金屬-碳化鉬體系“選擇性部分重整”制氫新技術
科研人員開發出基于結構自監督學習的深度學習框架
水系有機液流電池研究獲進展
懷進鵬會見紐約茱莉亞學院榮休院長兼首席中國事務官波利希
科學家創制輔酶Q10水稻新種質?
新型高熵熱敏陶瓷材料研發成功
高粱抗寄生關鍵基因發現助力作物抵御寄生植物危害
教育最熱文章
教育部黨組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
研究揭示植物與熊蜂傳粉互作的共振關鍵點
研究揭示亞洲高山區冰湖水位空間格局與變化速率
層狀半導體材料的拉曼散射理論和實驗研究取得進展
教育部部署開展2025屆高校畢業生“春季促就業攻堅行動”
新疆發現二疊紀末大滅絕期間的陸地“避難所”
研究揭示重離子治癌重要微觀機理
海洋混合與氣候效應研究取得進展
研究揭示能量跨膜運輸新機制
以教育之強支撐科技和人才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