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節目《春意紅包》海報,圖據央視春晚組)
首個非遺春節,非遺元素“熱”起來。在2025年央視春晚上,毛曉彤、金晨、白鹿、程瀟、姚曉棠、宋雨琦6位女星帶來的《春意紅包》舞臺,成為眾多觀眾話題的焦點。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她們翩翩起舞,手上的手鏈,靈動發光。這六串精美的非遺作品,來自四川成都。是由銀花絲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抖音傳統文化創作者雁鴻,設計并制作。1月31日下午,封面新聞記者專訪到抖音創作者“雁鴻Aimee”,聽她講述非遺手鏈上春晚背后,六種非遺技藝的傳承和創新,和從護士到非遺人的10年躬耕探索之路。
透過她的故事,更折射著非遺+短視頻賽道,“年輕新匠人”和傳統老手藝的“破圈奔赴”。
銀花絲、皮影、剪紙、螺鈿、絨花、掐絲琺瑯
6套手鏈,6種非遺、6種祝福
1月28日,除夕,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如期而至。作為春節申遺成功后的首屆春晚,在“歡樂吉祥、喜氣洋洋”的氣氛中,通過原創歌舞、經典戲曲、相聲小品等多種藝術形態和創新表達,陪全世界過年。
雁鴻守在電視機前,興奮又緊張。她為春晚制作的6條手鏈,終于亮相。快到凌晨,《春意紅包》舞臺,毛曉彤、金晨、白鹿、程瀟、姚曉棠、宋雨琦6位女星,身著紅裙,歡樂歌唱,翩翩起舞。她們手上佩戴的,就是雁鴻制作的非遺手鏈!
“當春節成為世界非遺,我們用千年技藝點亮春晚舞臺。”雁鴻介紹,這是她的作品第二次登上春晚舞臺。上一次,是2024年春晚西安分會場節目《山河詩長安》中的川劇機械少女。這一次,是6套手鏈。
“這6套手鏈,采用了6種非遺技藝,暗藏6種不同的祝福。”雁鴻展開介紹了這里面的“非遺密碼”。
(錦鯉鬧春手鏈,采用成都銀花絲非遺制作。受訪者供圖)
第一條手鏈“錦鯉鬧春”,采用國家級非遺成都銀花絲制作。錦鯉象征著好運連連和福氣滿滿。鑲嵌紅色瑪瑙和珊瑚,珊瑚在這里代表著鞭炮,寓意新的一年紅紅火火。
(風箏皮影手鏈,采用皮影非遺制作技藝。受訪者供圖)
第二條手鏈“風箏皮影”,采用皮影制作技藝。運用皮影原材料牛皮,制作風箏和海棠花。在中國傳統習俗中,風箏也被視為吉祥物品,承載著民俗祈福的意義,也象征著團圓和幸福。“風箏和海棠花也是春日的象征,也寓意著春日來臨,萬物復蘇。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萬事順意。”
第三條手鏈“騰蛇剪紙”,是用非遺剪紙技藝,制作《山海經》中的騰蛇樣式,騰蛇有翅膀,這里運用剪紙制作翅膀和荷花的部分。蛇的身體部分用的是紅色琉璃珠輯珠而成。也祝大家在蛇年紅紅火火,一飛沖天,蛇來運轉。
(“云肩蝴蝶”手鏈,采用的是螺鈿非遺工藝。受訪者供圖)
第四條手鏈“云肩蝴蝶”,采用的是螺鈿工藝。螺鈿通常與漆器搭配,但這里進行了改良。云肩是中國傳統服飾中獨特的一種配飾,代表著天人合一、福善吉祥,也寓意著四方如意,事事順遂。
(荷花蜻蜓手鏈,采用非遺絨花和花絲鑲嵌技藝制作。受訪者供圖)
第五條荷花蜻蜓手鏈,是非遺絨花制作的荷花和荷葉,用花絲鑲嵌技藝制作的小蜻蜓。取“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意境,寓意著春天來臨生機勃勃的景象。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采用掐絲琺瑯非遺技藝改良制作的藍色大蝴蝶手鏈。受訪者供圖)
第六條,是采用掐絲琺瑯非遺技藝改良制作的藍色大蝴蝶手鏈,考慮到手鏈設計呈現,在傳統技藝之上替換了部分現代材料進行制作,蝴蝶的“蝴”與“福”諧音,因此也被視為福氣與好運的象征。“想借這個手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福氣滿滿。”
她曾在牛津大學演講《中國創作的一萬種可能》
從護士到非遺的近10年時光:有一種疊加buff的喜悅
“每一道紋路都是千年技藝的凝練,每一件作品都是匠心的無聲宣言,從歷史長河到春晚舞臺,非遺從未褪色。”
作為一名“國風圈”的高人氣博主,雁鴻僅在抖音平臺就有近300萬獲贊。回望這一路,她走過近10年的學習躬耕。
(雁鴻拍攝制作非遺視頻。抖音截圖)
最初,雁鴻是一名護士,從醫院辭職后去學了化妝,成為婚禮化妝師。妝造過程中,她發現越來越多新娘喜歡國風造型,為了讓新娘子造型更美,她開始自學,用手工制作不同頭飾。2018年,她用18個易拉罐做了一頂京劇鳳冠,制作過程傳到網上,登上抖音等好幾個平臺熱搜。那之后,她開始思考國風創作,開始學習非遺技藝。用68個廢棄易拉罐,耗時60天仿制苗族頭飾;用3000顆堅果殼,耗時45天制成“黃金”盔甲;用銅絲網制作清代指尖護甲;用鵝毛仿制明朝點翠翟冠……
而更令網友“催更”的,是非遺傳統工藝系列。她也是成都銀絲花傳承人。她用3年時間,學習四川成都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銀絲花,將作品制作過程拍成視頻,發布在抖音等社交媒體平臺上,受到了海內外網友的追捧與喜愛。
2019年,雁鴻受牛津大學邀請做演講,她以《中國創作的一萬種可能》為演講主題,向國際友人分享國風非遺手工藝作品的創作理念和自己的獨特經歷。
“讓傳統活在當下,讓非遺煥發新生,非遺需要被看見,匠心值得被銘記。”回顧這些年走進非遺、學習非遺、拍攝非遺、傳播非遺的經歷,雁鴻說“這是一種享受,每學會一種新的東西,就是一種疊加buff的喜悅感。”比如春晚舞臺這6種非遺技藝,都是這些年踏訪學習而來。
(雁鴻和她的作品。受訪者供圖)
“更重要的是,用當下的語境來呈現、表達和傳播,讓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看到中國非遺的美。”這種創新,雁鴻也一直在探索,比如她制作的半面妝,是二次元漫畫相結合,花絲鑲嵌口紅,是非遺在美妝上的探索。比如,春晚舞臺上的風箏皮影手鏈。“我買了很多種厚度的牛皮,一開始使用1毫米的牛皮,發現根本雕刻不動,最后用了0.6毫米的牛皮,才刻制出來風箏造型。”而風箏旁的海棠,則嘗試用熱熔工藝,讓海棠花更具立體感。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充滿期待。” 對雁鴻而言,2025年是特別的。她希望能拍攝更多非遺作品,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
聚焦非遺+短視頻賽道
“年輕新匠人”和傳統老手藝的“破圈奔赴”
而放眼全國、全網,像雁鴻這樣在“非遺+短視頻”賽道發光發熱發力的創作者,還有很多。
(雁鴻的抖音作品首頁截圖)
近年來,抖音上涌現了大量非遺相關作品,因其直觀有趣的表現形式,收獲海量播放點贊,引起網友廣泛討論、種草及打卡,助力非遺內容走向全民。
2024年6月5日,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前夕,抖音發布《2024非遺數據報告》顯示,此前一年,抖音上國家級非遺相關視頻累計分享量同比增長36%;國家級瀕危非遺相關視頻數量同比增長33%;00后和60后最愛看國家級非遺相關內容。
在抖音,非遺老技藝迎來了“年輕新匠人”。在抖音,越來越多人傳承和傳播非遺,95后、00后成為生力軍,30歲以下傳承人年增長72%;創作者們以特效視頻、探訪復刻等多種形式展示非遺。青神竹編、東北大鼓、龍骨坡抬工號子、塔吉克族服飾、虞山琴派等瀕危、小眾非遺,被更多人看到。
非遺視頻和直播帶動用戶種草、打卡及消費,不少小眾非遺項目因為短視頻和直播被帶火,還帶動城市文旅經濟發展。
抖音也推出了百young非遺計劃,致力于通過年輕態的呈現、不設邊界的創意,助力小眾非遺及特色文化項目的傳播,讓更多人看見并重新關注傳統文化。雁鴻即是抖音百young非遺計劃宣推官。
而眼下,抖音推出了優質內容子品牌“抖音精選”,聚合平臺上的優質內容方向,集中展示在用戶看來具有收獲感、共鳴感、驚喜感的內容,用戶通過抖音內的精選頻道,或登錄抖音精選APP即可查看。抖音還發布了長期優質創作倡議“抖音精選計劃”,為相關作品提供額外的流量扶持、現金激勵等多重權益。
通過創作激勵,“年輕新匠人”和傳統老手藝的“破圈奔赴”,在全球各地,有了更多元呈現和時代表達。
(春晚節目《春意紅包》海報,圖據央視春晚組)
首個非遺春節,非遺元素“熱”起來。在2025年央視春晚上,毛曉彤、金晨、白鹿、程瀟、姚曉棠、宋雨琦6位女星帶來的《春意紅包》舞臺,成為眾多觀眾話題的焦點。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她們翩翩起舞,手上的手鏈,靈動發光。這六串精美的非遺作品,來自四川成都。是由銀花絲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抖音傳統文化創作者雁鴻,設計并制作。1月31日下午,封面新聞記者專訪到抖音創作者“雁鴻Aimee”,聽她講述非遺手鏈上春晚背后,六種非遺技藝的傳承和創新,和從護士到非遺人的10年躬耕探索之路。
透過她的故事,更折射著非遺+短視頻賽道,“年輕新匠人”和傳統老手藝的“破圈奔赴”。
銀花絲、皮影、剪紙、螺鈿、絨花、掐絲琺瑯
6套手鏈,6種非遺、6種祝福
1月28日,除夕,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如期而至。作為春節申遺成功后的首屆春晚,在“歡樂吉祥、喜氣洋洋”的氣氛中,通過原創歌舞、經典戲曲、相聲小品等多種藝術形態和創新表達,陪全世界過年。
雁鴻守在電視機前,興奮又緊張。她為春晚制作的6條手鏈,終于亮相。快到凌晨,《春意紅包》舞臺,毛曉彤、金晨、白鹿、程瀟、姚曉棠、宋雨琦6位女星,身著紅裙,歡樂歌唱,翩翩起舞。她們手上佩戴的,就是雁鴻制作的非遺手鏈!
“當春節成為世界非遺,我們用千年技藝點亮春晚舞臺。”雁鴻介紹,這是她的作品第二次登上春晚舞臺。上一次,是2024年春晚西安分會場節目《山河詩長安》中的川劇機械少女。這一次,是6套手鏈。
“這6套手鏈,采用了6種非遺技藝,暗藏6種不同的祝福。”雁鴻展開介紹了這里面的“非遺密碼”。
(錦鯉鬧春手鏈,采用成都銀花絲非遺制作。受訪者供圖)
第一條手鏈“錦鯉鬧春”,采用國家級非遺成都銀花絲制作。錦鯉象征著好運連連和福氣滿滿。鑲嵌紅色瑪瑙和珊瑚,珊瑚在這里代表著鞭炮,寓意新的一年紅紅火火。
(風箏皮影手鏈,采用皮影非遺制作技藝。受訪者供圖)
第二條手鏈“風箏皮影”,采用皮影制作技藝。運用皮影原材料牛皮,制作風箏和海棠花。在中國傳統習俗中,風箏也被視為吉祥物品,承載著民俗祈福的意義,也象征著團圓和幸福。“風箏和海棠花也是春日的象征,也寓意著春日來臨,萬物復蘇。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萬事順意。”
第三條手鏈“騰蛇剪紙”,是用非遺剪紙技藝,制作《山海經》中的騰蛇樣式,騰蛇有翅膀,這里運用剪紙制作翅膀和荷花的部分。蛇的身體部分用的是紅色琉璃珠輯珠而成。也祝大家在蛇年紅紅火火,一飛沖天,蛇來運轉。
(“云肩蝴蝶”手鏈,采用的是螺鈿非遺工藝。受訪者供圖)
第四條手鏈“云肩蝴蝶”,采用的是螺鈿工藝。螺鈿通常與漆器搭配,但這里進行了改良。云肩是中國傳統服飾中獨特的一種配飾,代表著天人合一、福善吉祥,也寓意著四方如意,事事順遂。
(荷花蜻蜓手鏈,采用非遺絨花和花絲鑲嵌技藝制作。受訪者供圖)
第五條荷花蜻蜓手鏈,是非遺絨花制作的荷花和荷葉,用花絲鑲嵌技藝制作的小蜻蜓。取“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意境,寓意著春天來臨生機勃勃的景象。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采用掐絲琺瑯非遺技藝改良制作的藍色大蝴蝶手鏈。受訪者供圖)
第六條,是采用掐絲琺瑯非遺技藝改良制作的藍色大蝴蝶手鏈,考慮到手鏈設計呈現,在傳統技藝之上替換了部分現代材料進行制作,蝴蝶的“蝴”與“福”諧音,因此也被視為福氣與好運的象征。“想借這個手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福氣滿滿。”
她曾在牛津大學演講《中國創作的一萬種可能》
從護士到非遺的近10年時光:有一種疊加buff的喜悅
“每一道紋路都是千年技藝的凝練,每一件作品都是匠心的無聲宣言,從歷史長河到春晚舞臺,非遺從未褪色。”
作為一名“國風圈”的高人氣博主,雁鴻僅在抖音平臺就有近300萬獲贊。回望這一路,她走過近10年的學習躬耕。
(雁鴻拍攝制作非遺視頻。抖音截圖)
最初,雁鴻是一名護士,從醫院辭職后去學了化妝,成為婚禮化妝師。妝造過程中,她發現越來越多新娘喜歡國風造型,為了讓新娘子造型更美,她開始自學,用手工制作不同頭飾。2018年,她用18個易拉罐做了一頂京劇鳳冠,制作過程傳到網上,登上抖音等好幾個平臺熱搜。那之后,她開始思考國風創作,開始學習非遺技藝。用68個廢棄易拉罐,耗時60天仿制苗族頭飾;用3000顆堅果殼,耗時45天制成“黃金”盔甲;用銅絲網制作清代指尖護甲;用鵝毛仿制明朝點翠翟冠……
而更令網友“催更”的,是非遺傳統工藝系列。她也是成都銀絲花傳承人。她用3年時間,學習四川成都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銀絲花,將作品制作過程拍成視頻,發布在抖音等社交媒體平臺上,受到了海內外網友的追捧與喜愛。
2019年,雁鴻受牛津大學邀請做演講,她以《中國創作的一萬種可能》為演講主題,向國際友人分享國風非遺手工藝作品的創作理念和自己的獨特經歷。
“讓傳統活在當下,讓非遺煥發新生,非遺需要被看見,匠心值得被銘記。”回顧這些年走進非遺、學習非遺、拍攝非遺、傳播非遺的經歷,雁鴻說“這是一種享受,每學會一種新的東西,就是一種疊加buff的喜悅感。”比如春晚舞臺這6種非遺技藝,都是這些年踏訪學習而來。
(雁鴻和她的作品。受訪者供圖)
“更重要的是,用當下的語境來呈現、表達和傳播,讓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看到中國非遺的美。”這種創新,雁鴻也一直在探索,比如她制作的半面妝,是二次元漫畫相結合,花絲鑲嵌口紅,是非遺在美妝上的探索。比如,春晚舞臺上的風箏皮影手鏈。“我買了很多種厚度的牛皮,一開始使用1毫米的牛皮,發現根本雕刻不動,最后用了0.6毫米的牛皮,才刻制出來風箏造型。”而風箏旁的海棠,則嘗試用熱熔工藝,讓海棠花更具立體感。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充滿期待。” 對雁鴻而言,2025年是特別的。她希望能拍攝更多非遺作品,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
聚焦非遺+短視頻賽道
“年輕新匠人”和傳統老手藝的“破圈奔赴”
而放眼全國、全網,像雁鴻這樣在“非遺+短視頻”賽道發光發熱發力的創作者,還有很多。
(雁鴻的抖音作品首頁截圖)
近年來,抖音上涌現了大量非遺相關作品,因其直觀有趣的表現形式,收獲海量播放點贊,引起網友廣泛討論、種草及打卡,助力非遺內容走向全民。
2024年6月5日,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前夕,抖音發布《2024非遺數據報告》顯示,此前一年,抖音上國家級非遺相關視頻累計分享量同比增長36%;國家級瀕危非遺相關視頻數量同比增長33%;00后和60后最愛看國家級非遺相關內容。
在抖音,非遺老技藝迎來了“年輕新匠人”。在抖音,越來越多人傳承和傳播非遺,95后、00后成為生力軍,30歲以下傳承人年增長72%;創作者們以特效視頻、探訪復刻等多種形式展示非遺。青神竹編、東北大鼓、龍骨坡抬工號子、塔吉克族服飾、虞山琴派等瀕危、小眾非遺,被更多人看到。
非遺視頻和直播帶動用戶種草、打卡及消費,不少小眾非遺項目因為短視頻和直播被帶火,還帶動城市文旅經濟發展。
抖音也推出了百young非遺計劃,致力于通過年輕態的呈現、不設邊界的創意,助力小眾非遺及特色文化項目的傳播,讓更多人看見并重新關注傳統文化。雁鴻即是抖音百young非遺計劃宣推官。
而眼下,抖音推出了優質內容子品牌“抖音精選”,聚合平臺上的優質內容方向,集中展示在用戶看來具有收獲感、共鳴感、驚喜感的內容,用戶通過抖音內的精選頻道,或登錄抖音精選APP即可查看。抖音還發布了長期優質創作倡議“抖音精選計劃”,為相關作品提供額外的流量扶持、現金激勵等多重權益。
通過創作激勵,“年輕新匠人”和傳統老手藝的“破圈奔赴”,在全球各地,有了更多元呈現和時代表達。
本文鏈接:對話抖音傳統文化創作者雁鴻:6種非遺手鏈上春晚,鏨刻古老非遺的時代之美http://www.www.hxg123.cn/show-7-17083-0.html
聲明:本網站為非營利性網站,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一路繁花》新春登頂玉龍雪山 劉曉慶蔡明喊話“沒給老年人丟臉”
下一篇: 共慶中國年,生肖主題快閃活動走進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