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有言:桃花開,癡子忙。
昨日,一大學生患“桃花癲”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熱議。該大學生認為周圍女生都喜歡自己,并向全校的女生分別告白。不僅如此,由于精神的持續亢奮,該大學生還經常出現整晚不睡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最終被確診為“桃花癲”。
什么是“桃花癲”?致病因素有哪些?是否與春季有關?是否高發于年輕人群?科技日報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專業人士。
為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相”發作
“‘桃花癲’通常是指雙相情感障礙的躁狂發作。”3月17日,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醫師肖雪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雙相情感障礙中的“雙相”分別指“躁狂相”和“抑郁相”,而“桃花癲”患者發病時往往呈現出躁狂癥狀,如情緒夸張、精神亢奮等,且易被激惹,一旦遭遇不順心之事,就暴跳如雷、大吼大叫。
肖雪說,“我們在臨床上觀察到,有的患者花錢大手大腳、毫無節制,也有的甚至把網購的快遞堆滿客廳,到處送人,還有患者整天忙忙碌碌,有很多不切實際的想法,但又三分鐘熱度,計劃多變,缺乏持續的努力和專注。”
“情感高漲、意志活動增強,自我評價過高是‘桃花癲’的典型癥狀。”肖雪指出,患者往往自認為周圍的異性都傾慕自己,時常著裝奇特、舉止夸張,不分場合地高談闊論,不合常理的情緒激昂。
據國外的一項調查統計,7%—8%的人一生中會出現符合此類癥狀的情緒或行為。
“患者往往對自身的異常行為毫不自知,甚至自我感覺良好。”肖雪告訴記者,一旦患者堅信某位異性對自己產生了愛情,即便遭到對方嚴詞拒絕,也認為對方是在考驗自己,繼而對異性糾纏不已。因此,一定要到醫院精神心理科就診,由專業醫師鑒別患者是屬于伴有“鐘情妄想”癥狀的精神分裂癥,還是雙相情感障礙的躁狂發作,最終明確診斷,盡早治療。但往往這些患者不承認自己生病,大多是被察覺出異樣的家屬、朋友們“勸”到醫院就醫。
春天易發作,警惕躁狂轉抑郁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精神心理科醫生辦公室的窗臺上,幾盆綠植正舒展枝丫,含苞待放。
醫生們常說,花開了,就忙了。
研究顯示,包括“桃花癲”在內的大部分精神疾病,都呈現出春季高發、易復發的特點。春季生機勃勃的自然節律有可能影響人體的激素水平和內分泌系統。此外,春季忽冷忽熱、天氣無常,也加劇了人們心情的變化,從而影響精神狀態、誘發精神疾病。大量的循證醫學證據表明,“桃花癲”等躁狂疾病更喜歡在和煦的春光里找上15—19歲的年輕人。
哪些因素會導致“桃花癲”?
前文提及,“桃花癲”屬于雙相情感障礙疾病。“雙相情感障礙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顯示該癥往往存在家族遺傳傾向,遺傳因素是最主要致病因素。”肖雪指出,有家族病史的人患病幾率大約是普通人的10倍。此外,應激事件、環境改變(如工作突然變得繁忙、學生開學等)也與疾病存在一定相關性。“旺盛”型人格更容易出現躁狂發作。
肖雪特別強調,雙相情感障礙往往是“躁狂相”和“抑郁相”并存,鮮有僅是“躁狂相”發作的案例。臨床觀察發現,患者的“躁狂相”癥狀發作一段時間后,通常會轉變為抑郁的狀態。因此,一旦發現異常,建議及早就醫,及時控制病程,阻止其向“抑郁相”轉變。
多位心理學醫生提醒,“桃花癲”是病,得治。周圍人不能僅僅依靠擺事實、講道理、解釋或勸告來說服患者,這無法改變患者“病態”的認知。只有及時前往醫療機構進行正規藥物治療和心理疏導,才能盡快消除病因、康復痊愈。
民俗有言:桃花開,癡子忙。
昨日,一大學生患“桃花癲”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熱議。該大學生認為周圍女生都喜歡自己,并向全校的女生分別告白。不僅如此,由于精神的持續亢奮,該大學生還經常出現整晚不睡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最終被確診為“桃花癲”。
什么是“桃花癲”?致病因素有哪些?是否與春季有關?是否高發于年輕人群?科技日報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專業人士。
為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相”發作
“‘桃花癲’通常是指雙相情感障礙的躁狂發作。”3月17日,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醫師肖雪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雙相情感障礙中的“雙相”分別指“躁狂相”和“抑郁相”,而“桃花癲”患者發病時往往呈現出躁狂癥狀,如情緒夸張、精神亢奮等,且易被激惹,一旦遭遇不順心之事,就暴跳如雷、大吼大叫。
肖雪說,“我們在臨床上觀察到,有的患者花錢大手大腳、毫無節制,也有的甚至把網購的快遞堆滿客廳,到處送人,還有患者整天忙忙碌碌,有很多不切實際的想法,但又三分鐘熱度,計劃多變,缺乏持續的努力和專注。”
“情感高漲、意志活動增強,自我評價過高是‘桃花癲’的典型癥狀。”肖雪指出,患者往往自認為周圍的異性都傾慕自己,時常著裝奇特、舉止夸張,不分場合地高談闊論,不合常理的情緒激昂。
據國外的一項調查統計,7%—8%的人一生中會出現符合此類癥狀的情緒或行為。
“患者往往對自身的異常行為毫不自知,甚至自我感覺良好。”肖雪告訴記者,一旦患者堅信某位異性對自己產生了愛情,即便遭到對方嚴詞拒絕,也認為對方是在考驗自己,繼而對異性糾纏不已。因此,一定要到醫院精神心理科就診,由專業醫師鑒別患者是屬于伴有“鐘情妄想”癥狀的精神分裂癥,還是雙相情感障礙的躁狂發作,最終明確診斷,盡早治療。但往往這些患者不承認自己生病,大多是被察覺出異樣的家屬、朋友們“勸”到醫院就醫。
春天易發作,警惕躁狂轉抑郁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精神心理科醫生辦公室的窗臺上,幾盆綠植正舒展枝丫,含苞待放。
醫生們常說,花開了,就忙了。
研究顯示,包括“桃花癲”在內的大部分精神疾病,都呈現出春季高發、易復發的特點。春季生機勃勃的自然節律有可能影響人體的激素水平和內分泌系統。此外,春季忽冷忽熱、天氣無常,也加劇了人們心情的變化,從而影響精神狀態、誘發精神疾病。大量的循證醫學證據表明,“桃花癲”等躁狂疾病更喜歡在和煦的春光里找上15—19歲的年輕人。
哪些因素會導致“桃花癲”?
前文提及,“桃花癲”屬于雙相情感障礙疾病。“雙相情感障礙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顯示該癥往往存在家族遺傳傾向,遺傳因素是最主要致病因素。”肖雪指出,有家族病史的人患病幾率大約是普通人的10倍。此外,應激事件、環境改變(如工作突然變得繁忙、學生開學等)也與疾病存在一定相關性。“旺盛”型人格更容易出現躁狂發作。
肖雪特別強調,雙相情感障礙往往是“躁狂相”和“抑郁相”并存,鮮有僅是“躁狂相”發作的案例。臨床觀察發現,患者的“躁狂相”癥狀發作一段時間后,通常會轉變為抑郁的狀態。因此,一旦發現異常,建議及早就醫,及時控制病程,阻止其向“抑郁相”轉變。
多位心理學醫生提醒,“桃花癲”是病,得治。周圍人不能僅僅依靠擺事實、講道理、解釋或勸告來說服患者,這無法改變患者“病態”的認知。只有及時前往醫療機構進行正規藥物治療和心理疏導,才能盡快消除病因、康復痊愈。
本文鏈接:“桃花癲”是種病,得治http://www.www.hxg123.cn/show-2-3968-0.html
聲明:本網站為非營利性網站,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明天氫能榮獲國家電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下一篇: 我國科研團隊揭示非洲豬瘟病毒感染致病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