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田靜 實習生田靜雯 澳門報道
3月4日,2024年全國兩會正式拉開帷幕。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會長吳小麗持續關注社會民生及粵澳兩地融合發展問題。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相關政策的發布,粵澳兩地人員往來愈加頻繁,經濟貿易、文化教育等合作持續加深。”吳小麗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介紹,她今年兩會一共提交了九份建議,側重在粵澳融合發展問題。其中,包括合作區行政職權事項、市場準入機制、貨物進出口、稅收等方面,吳小麗均提出了未來政策如何落地、宣傳如何落實到位的相關建議。
此外,她的建議還包括關于澳車北上政策的優化。如今“澳車北上”政策已實施一年多,澳門居民北上熱情不減,但目前通關口岸軟硬件配套設施尚未能滿足居民需求。
(全國人大代表、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會長吳小麗/受訪者提供)
3月1日起,合作區正式封關運行。“這是實現合作區第一階段發展目標的標志性舉措,也是推動‘琴澳一體化’發展的重要一步。”
吳小麗表示,橫琴將成為琴澳居民跨境交融生活的“新社區”,有利于更好地移植、借鑒澳門社會民生領域的治理經驗及模式,特別是對于入駐橫琴新街坊的澳門居民,將能更好地接入民生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系統,拓展澳門居民的優質生活空間。
吳小麗介紹,目前合作區民間社團發展勢頭良好,不同主題、不同性質的民間社團成立。合作區打造了社會組織聯合會,作為社會組織對接、培育、服務、展示的平臺,指導行業規范發展,不斷提升社會組織歸屬感、凝聚力及服務水平。
吳小麗建議,合作區應推動立法為放寬社會組織成員身份限制提供法律支撐,持續推進便利澳門愛國愛澳非政府組織進入合作區活動措施落地,有效促進合作區社會組織健康良好發展。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問題。”在吳小麗看來,推進“琴澳一體化”發展首要解決的是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
她建議,積極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產業,允許具有澳門等境外執業資格的金融、建筑等領域專業人才在合作區執業,讓在合作區創新創業就業的澳門青年能同步享受粵澳兩地的扶持政策。同時,加強與澳門社會民生合作,解決澳門居民在住房、醫療、教育、交通、通訊等方面的后顧之憂,讓合作區成為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家園。
在粵澳社會服務人才交流方面,從事社會服務工作數十年的吳小麗建議,加強粵澳人才協作必須在完善人才聯合培養機制、培養鍛造優秀人才隊伍方面做實文章,進一步探索互訪學習、跨境實習等新形式,著力培養出一批專業基礎扎實、學科交叉融合、實踐經驗豐富的技術人才。
本文鏈接:Global Eyes on China丨全國人大代表、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會長吳小麗:推動在橫琴創業就業的澳門青年同步享受粵澳兩地扶持政策http://www.www.hxg123.cn/show-1-6763-0.html
聲明:本網站為非營利性網站,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